如今,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在寒暑假兼職或創業,忠縣拔山鎮三新村的朱淑萍,就是其中之一。朱淑萍是云南師范大學音樂學專業的一名大一學生,她選擇的創業是寒假賣炸烤。昨天,她給記者算了筆賬,除去成本外,她這21天里凈賺10000多元。
創業 大學生自食其力賣炸烤
朱淑萍下月才滿20歲,老家在忠縣拔山鎮三新村。去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育與藝術學院音樂學專業。
“藝術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開銷要大很多。”朱淑萍說,她現在每年僅學費就接近2萬元。她還有一個讀高三的妹妹,以及一個上小學五年級的弟弟。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自從進入大學后,朱淑萍便和其他同學一起,接過一些商業性的演出。
今年1月10日,朱淑萍從云南回到重慶,開始了寒假生活。因為父母不在家,她和弟弟妹妹寄住在豐都縣董家場姑媽朱云英家里。時至年關,忙于做生意的姑媽無暇顧及他們。開始的幾天,他們還幫著姑媽打雜,但時間久了,朱淑萍就覺得有些無聊,就盤算是不是可以做點小生意。
最終,在姑媽的建議下,朱淑萍決定自食其力賣炸烤。姑媽前幾年賣過炸烤,她曾幫過忙,并從中學到了不少賣炸烤的技巧。
開心 最多一天賣了1800多元
有了想法便付諸行動。炸烤器材是姑媽現有的。1月25日,帶著自己節約下來的600多元生活費,朱淑萍來到70公里外的墊江縣城,開始了第一次進貨。第二天,她的炸烤攤就開業了,妹妹朱健當她的幫手。
朱淑萍告訴記者,素菜賣1.5元~2元不等;葷菜在2元~5元之間。最好賣的是豆腐干、火腿腸和雞翅,平均每個人每次要吃30元錢左右,一天的營業額在1000元上下。生意最好的那天,是2月12日(農歷正月初三)。“那天,是董家場的趕集時間,吃炸烤的人特別多。”朱淑萍說,她和妹妹兩人從早上6點開始忙到深夜12點才打烊。凌晨,朱淑萍清點了當天的營業額,一共有1800多元。
得知朱淑萍是名大學生,有人把她的炸烤攤稱為“最美炸烤攤”。